“內務之星”誕生記


前段時間,我在外學習,其間接到戰士李文豪打來的電話:“我評上‘內務之星’了!”聽著聽筒裡興奮激動的聲音,我十分欣慰,因為我見証了他的成長,也感受到了排裡骨干的進步。
幾個月前,連隊調整干部骨干,加之經驗豐富的老班長因集訓或休假在位率較低,排裡大部分工作需要新任班長骨干或者代理骨干負責。他們工作熱情高、責任心強,但帶兵經驗較少,不擅長處理具體問題。
在一次交流時,剛擔任二班班長不久的李碩碩向我反映,李文豪的內務接連幾次出現問題,“值班員講評時專門說了這件事,我私下找他談心,但他就是不改。他可能思想上有什麼疙瘩,需要重點關注”。
李碩碩的話讓我十分詫異:李文豪在新兵連時,我就曾帶過他。他雖然有時粗心大意,但向來態度端正,工作訓練都很積極,怎麼會出現這種情況?
這天晚飯后,我找到正在操場上的李文豪,開門見山詢問他最近是否有什麼煩心事。很快,我便從李文豪的口中了解到事情的另一面:“唉,我之前內務不合格,班長骨干總抓著不放,經常批評我。我已經很努力了,但還是老‘冒泡’。您說,問題到底出在哪兒……”
從李文豪的疑惑不解中,我發現了症結所在:李碩碩等年輕骨干的帶兵方式存在問題。當周排務會,我召集骨干圍坐一圈,問道:“批評李文豪之后,有誰后續跟進過他的整改情況?”大家面面相覷,不一會兒,李碩碩有些窘迫地站起來說:“我們多次指明他內務不合格,他自己注意改正就行了,還要怎麼跟進……”
“隻批評不幫教,好比醫生隻告訴病人病了,卻不說病因、不開藥方、不指導治療,這怎麼能治好病?”我告訴這幾名年輕骨干,講評問題、指出不足只是幫帶戰士的第一步,更重要的是與他們一起解決問題、改正錯誤。見大家明白了我的意思,我又趁熱打鐵當場為李文豪制訂幫帶方案。
變化隨之發生。李碩碩不再批評李文豪“內務標准低”“態度不端正”,而是現場教學、手把手示范。其他骨干也在主動幫助李文豪摳細節、改毛病之余,給予他肯定,讓他堅定信心。沒過多久,李文豪的內務明顯改觀,多次受到表揚。
從差點被列入“重點關注”名單,到成為“內務之星”,李文豪的蛻變之路,始於一次次嚴肅批評,終於骨干的幫帶與鼓勵。相信這次經歷,一定給這些新任骨干上了深刻一課,他們一定會牢牢記住,提出問題只是幫帶的起點,遠非終點。
分享讓更多人看到
- 評論
- 關注